今天(11月26日)上午,外交部非洲司司长吴鹏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中国积极践行“将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这一承诺,率先向非洲国家援助疫苗,目前已累计向非方提供了近2亿剂疫苗。
吴鹏介绍,2020年6月,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成功在线上举办,中国成为全球首个同非洲大陆就应对疫情举行峰会的国家。会上明确,中非将合作重点向健康卫生、复工复产、改善民生等领域倾斜,并宣布了对非抗疫援助、减缓债和复工复产等一系列的举措。会后,中非双方密切对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推动中非抗疫不断向前发展。
中国有近10万技术人员和劳务人员坚守岗位,大量的中资企业在非洲的项目、工厂复工复产,确保1100多个中国在非的合作项目在疫情之下坚持运行。在中非的共同努力之下,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或取得重要进展,为当地抗疫、民生保障、经济恢复作出了重大贡献。疫情形势下,中非合作依然成果显著,展现出了十足的韧性。
非洲的疫情发生之后,中国第一时间驰援非洲,开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涉及范围最广、实施难度最大的人道主义援助行动。根据有关国家的要求,中国统筹地方政府、企业和民间组织,捐助了各类的援助物资,向非洲53个国家和非盟提供了120批次的紧急抗疫物资援助,实现了对非洲抗疫援助的全覆盖。
吴鹏表示:“中国积极同非洲国家分享抗疫经验,向17个非洲国家派出了抗疫医疗专家组或短期抗疫医疗队,同非洲人民共同抗击疫情,并推动中国援建的非洲疾控中心总部项目提前于今年初开工建设,目前这个项目进展非常迅速,我们有信心在两年左右的时间完成这个项目。”
此外,为帮助非洲克服疫情带来的一些暂时的财政困难,中国积极落实二十国集团的缓债倡议。
吴鹏强调,特别要指出的是,中国积极践行“将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这一承诺,率先向非洲国家援助疫苗,目前已累计向非方提供了近2亿剂疫苗。
中国企业也积极在非洲同非洲的企业开展合作,联合生产新冠肺炎疫苗。当前疫情仍在继续,卫生健康合作将是达喀尔论坛会议的重要内容之一。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