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道村位于阜宁县沟墩镇,2001年由必林村和李庄村合并而成,由原必林村抗日烈士陈必林和原李庄村抗日烈士李以道两位烈士名字各取一字命名。新时代,这片红色热土又将书写怎样的乡村振兴故事?今天的“践行‘四力’·美丽乡村盐阜行”系列报道,让我们一起走进阜宁县林道村。
1938年4月至1947年5月,共有21名出生于林道村的村民,保家卫国,血洒疆场成为烈士。陈毅将军得知后,挥笔写下了“英雄村”。红色是流淌在林道村每个村民血液里的颜色,红色精神是林道村宝贵的无形资产和永恒的发展动能。近年来,村两委解放思想,放手大干,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带领村民走好新时代的乡村振兴路。
阜宁县沟墩镇林道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 薛为成:“目前全村流转土地3500亩,用于稻田养虾、稻麦种植等产业。2018年引进固力佳编织袋公司,吸收我村富余劳力30余人,年产值2000万元,人均年收入54000元,今年引进亿元项目赫邦家具有限公司,目前正在抓紧建设,预计年底建成投产。”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不仅是印在墙上的标语,更是村两委不变的初心。发展产业的收入被用于提升村居基础设施水平,改善村容村貌,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阜宁县沟墩镇林道村村民 瞿成玉:“我们现在道路也宽敞了,都是硬质水泥路面,桥梁也修好了,现在我们生产生活都大大的方便了,我们群众现在生活很美好。”
林道村各项工作一直位于全镇前列,先后被表彰为“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苏省康居示范村”“盐城市民主法治社区”。
阜宁县沟墩镇林道村党总支副书记 曹兆明:“下一步,我村着力打造林道传统村落,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实施桥梁、道路、防洪闸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对主干道进行亮化,继续加大土地流转力度,促使剩余劳力就近务工,增加群众收入,提升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为建设新农村贡献林道力量。”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