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是盐城加快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空间之一,是一项全新的系统工程。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建设动员大会提出,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致力于体制机制创新,打破行政藩篱的制度性约束,提高区域资源整体配置效率和资源吸纳能力,推动城市建设、生态保护、科技创新一体谋划、一体落实,努力打造改革集成的实践样板。
创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就必须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加快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实现更合理分工。在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建设中,我市将根据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高标准编制完善空间规划和各项专业规划,加快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优势产业“协同协作”、生态保护“联防联控”、政策平台“共享共赢”、体制机制“创新健全”。
市委党校副教授 蔡爱军:“我们要积极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布局建设一批重大创新平台,拓展提升各类研发中心功能,努力成为长三角重要的新产品发布地和新技术试验地。要重点承接长三角高等教育资源辐射转移,积极谋划一批先行先试改革事项,在资源对接、要素共享、优势互补中增强科创硬实力。”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作为产业发展基地科创之核的南海未来城正强化数字赋能,加快布局新产业、新业态、新平台。眼下的南海未来城核心区,环湖科创带加速建设、构港产业园科创节点即将兑现、大数据产业园西环路产业带渐成规模……所有的“多向奔赴”,正拉开新一轮城市“聚变”的序幕。
盐南高新区财政金融局局长 李立宏:“市第八次党代会报告中描绘了‘高起点规划建设长三角一体化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宏伟蓝图,我们将充分发挥未来城‘科创策源高地、主城配套服务’的资源优势,在一体化格局中积极蓄势。”
按照大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各地各部门将把支持产业发展基地建设作为服务园区、服务企业、服务发展的“必答题”。用足用好国家和省里的政策资源,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招引产业项目,对接高校、科研院所等优质资源,学习借鉴上海等先进地区的管理理念、制度规则和市场标准,努力栽好“梧桐树”,进而引来更多的“金凤凰”。
东台市三仓镇党委书记 袁明:“发挥吴明珠院士工作站平台作用,与中国农大、中科院、上海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新建省级以上科研平台9个,聚力提质增效,做强现代农业,更好地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亭湖区便仓镇党委书记 丁冲:“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精神状态,认真谋划启动便仓科教组团建设各项工作,确保‘一年出形象、三年大变样、五年见成效’,为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建设作出便仓应有的贡献。”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