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新闻永远在基层

发布时间:2017-08-17 查看数:0

好新闻永远在基层

——一篇获得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的作品追忆

市记协老新委市直广电分会主任、台老同志党支部副书记,裴艺元

“闭门觅句非技法,只是征行自有诗。”新闻,是从大地里生长出来的,只有扎根基层,才能捕捉到鲜活带露的新闻。这是新闻采写颠扑不破的真理。今年新春以来,喜见我台新闻一线从业人员迎寒风、冒冷雨,探访高铁、高架、高速施工人员密织“一张网”的故事;走沿海、入村镇,报道各级党政干部带领群众营造“一片林”的感人事迹;去西乡、到运河,采集沿线干群众志成城快速抢建“一桶水”工程的动人事迹;进悦达、入中大,感受汽车行业创新路径、加速绿色新能源“一部车”发展的酸甜苦辣;到园区、驻企业,密集报道产业强市、生态立市、富民兴市“两聚一高”在盐城和“一座城”战略工程建设火热进展的生动画面……可以说,在服务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推进“五个一”战略工程实施中,我们盐城广电新闻工作者饱含真情,不以海疆为远、不以风雨为惧,在忙忙碌碌的身影背后,为我台传统媒体声屏和新媒体客户端奉献了大量上接云端、下接地气的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也感染了无数受众,保证了市场占有率稳定持续上升。

“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老一辈新闻工作者范长江历时10个月、行程6000余里,用双脚丈量了中国西北角,留下了很多开辟大西北新闻舆论工作新蓝海的“中国故事”;穆青“把根扎在最厚的土层里”,通过夜以继日的采写树立起了县委书记焦裕禄的好榜样。回溯新闻史,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笃信脚板底下出文章,以俯下身子、沉在基层为人生常态,在实践中写就不朽诗篇。尽管现在科技在突飞猛进地发展,媒体融合从相“加”迈向相“融”的加速转型在变化中跑进了“融”时代。但新闻工作朴素的价值理念依然没有发生改变。好新闻不是闭门觅句在办公室里想出来的,也不是电话和手机信息问出来的。而是永远是在路上跑出来的。不坐在同一条板凳上与群众交交心,不站在田间地头找感觉,不带着一双倾听的耳朵去捕捉基层群众的鲜活语言,就很难打捞出独到的素材,更遑论创作出深刻的作品。

由近及远,由点到面。使我想起加盟盐城广播电视媒体第二年也就是1997年5月6日在《盐城广播电视报》发表的一篇3600多字的通讯《脚底板下出精品》,很幸运获得了“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这个奖项在盐城广播电视40多年新闻史上至今还是独一无二。真是“芝麻掉进针眼里”,让一个加盟市直广播电视队伍才一年的“新兵”捡漏逮着了。是侥幸,是荣幸?是契合,还是巧合?我自己也未先知。当然,这也是我长年坚持“好新闻永远在基层”新闻实践自信的结果。新闻自信来自厚积薄发的积淀,来自刻苦好学和孜孜不倦的追求:

首先是新闻选题的自信。获奖作品的题目是《脚板底下出精品》,文体是报刊新闻通讯。通讯大标题下有三个小标题:1、基层,是新闻创优的“富矿”。用盐城有线电视台1996年度获得“江苏广播电视好新闻”省级政府奖一等奖和“江苏有线电视好新闻”省级评选一等奖的3篇采自基层一线的稿件,实证“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的新闻思想。阐明只有“足踏基层、心系群众、情注笔端、将镜头和话筒对准百姓群众”,才能捕捉到带着泥土芳香的鲜活新闻;2、作风,是决定新闻深度、厚度的关键。用盐城有线电视台骨干记者、部室主任陈晓光、韩雅琴、张娟、胡可可、范蓉和年轻记者薛岭、丁乔乔、吴国飞、季军荣、吕杏生、邵亮、唐庆九等新闻从业人员长期坚持沿海行、国道行、镇村行、社区行的生动事例,阐明采访作风越扎实越深入、越深入越生动、越生动越精彩的递进关系;3、文风,是吸引受众眼球、提升收视率和市场占有份额的法宝。用我自身与新闻记者一起到海疆、到企业、到边远村镇采访的细节,阐明我们是怎样去记录群众的语言,更真实地描摹时代,为主流叙事光谱增色,如何在互动交流中激荡观点。这篇通讯的大标题和三个小标题在当时并没有让我感到有多重分量。后来,还是感谢《盐城广播电视报》的总编们慧眼识珠,将其作为“好新闻”报到省优稿评委会、华东地区优稿评委会、全国城市广播电视报业专业委员会参选,没想到一路绿灯入选一等奖。最终被选送到中国广播电视、中国新闻奖评选,又斩获了一等奖。1998年8月20日,颁奖典礼在南京举行,中宣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国记协、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有关领导参加颁奖,我代表盐城有线电视台并作为主创人员从领导手接过铜质奖牌和证书时,心里才有一点自慰。但还是没有真正感到这篇通讯究竟好在哪里?只是觉得我为盐城广电争到了一回面子。

时隔14年后的2011年初,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国记协等中央五部门在“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中向全国各级新闻单位作出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部署。自此以后,各级各类新闻单位躬行大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不断深化,通往基层道路被上升到“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的高度,“走进基层触摸群众脉搏,贴近百姓尽心排忧解难。”成为各级新闻单位考量新闻从业人员是否履职尽责的重要标尺。2016年新春,习近平总书记前往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实地调研并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时,又一次殷切嘱托:“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到今年,各级媒体“新春走基层”活动已连续开展7年,“走转改”活动在各级各类新闻单位已然形成长效机制,成为长规动作。这个时候,我再追忆20年前所写的通讯《脚板底下出精品》,真是印证了那句俗话:“题好一半文”。我的那篇通讯大小标题与十多年后的中央文件精神那么契合,说笑话是“瞎猫撞上死老鼠了”,说真话,也是我长期坚持学习思考的理论自信。

其次是内容选择的自信。“内容为王”是新闻工作者的共识,虽说当年写作这篇通讯我加盟广播电视队伍才一年。但是,业内同行已熟知我是一名新闻“老兵”。“文革”初期,我就在射阳县合兴人民公社担任文化站长、新闻报道组长兼广播放大站长,后来到射阳县文艺创作组、县委通讯站、县委宣传部担任创作员、报道员和宣传科长。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调盐城市委宣传部担任宣传科长、新闻科长,此间又有两年多被借调到江苏省委宣传部新闻处工作。此间曾因发行党刊党报需要,中央党报党刊在各省直辖市宣传部选配特约记者和特约通讯员,负责组稿和发行工作。我也因此多年担任过《人民日报》《红旗》《求是》杂志、新华社《每日电讯》《半月谈》《乡村大世界》和《光明日报》《农民日报》《解放日报》《新华日报》特约记者和特约通讯员。参加过近百次的各种业务培训,聆听过各路新闻大家的授课、演讲。加上本身爱好写作,发表过的各类新闻、文艺作品已难以统计,仅《人民日报》就发表过论坛、评论、通讯、报道、诗歌、散文、特写、领导署名文章二百余篇。我从事新闻管理、实践和研究工作近40年,阅读并剪贴的《人民日报》新闻文化类“美文拔萃”摞起来有两人高,选定《脚板底下出精品》这个题目,既是个人新闻实践的感悟,也是对当时盐城有线电视台新闻从业人员工作的总结和肯定。所以我对反映本单位同事不畏辛劳,在实践中磨练眼力、脑力和脚力的内容充满自信,认定扎根基层,行走在生活大地上的作风,一定会在舆论场中赢得尊重,也一定会引起高层新闻管理工作者的关注。

再次是亲力亲为、亲眼所见的自信。盐城有线电视台建立初期,新闻从业人员就如一张白纸,基本上没有“骄、娇”二气和“庸、懒、散、拖”、“吃、拿、卡、要”的坏毛病,部室主任和节目主持人都亲自到一线采访。我到有线电视台担任第一副台长和分管新闻宣传工作后,更是把躬行大地作为提高新闻作品质量的重要抓手,与部室主任们研究好宣传战役重点选题后,总是坚持同大家一起下基层、跑农村、走海疆、到工地采访。1996年初,江苏省委省政府启动“海上苏东”大开发战略,就跟现在的国务院启动“沿海大开发”战略很相似。盐城拥有江苏全省最长的海岸线和最大的滩涂面积,也是省里支助的运用世界银行开发贷款最多的直辖市,我们认定这方面报道是很有价值的。于是,陈晓光、韩雅琴、张娟、胡可可等部门主任和骨干记者及时启动了“海上苏东行”、“204国道行”、“多种经营百镇千村行”等主题报道计划。记得有一次,我同新闻部主任陈晓光带领青年记者薛玲、季军荣、吴国飞到射阳采写冬季疏挖河道、修建对虾养殖池的典型,薛玲和季军荣跳进河谷,涉着膝盖深的淤泥拍摄民工战患方的镜头,陈晓光主任拿着话筒一边当出镜记者,一边与民工互动。我拿着采访本一边速记,一边描摹场景。回来制作时,陈晓光主任和制作部负责人陈琦艳将一段段文字、一幅幅图片、一个个镜头选了又选,尽力使每一句同期声、每一个画面都寄托真情实感,从而使新闻作品打动观众的心灵。记得还有一次,我跟张娟、吴瑛、丁乔乔、薛玲等人把有线台的工程车开到东台市滩涂,拍摄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以及南京大学几位大学生开辟滩涂规模种植耐硷蔬菜作物的新闻。我们见到大学生们用现代技术将胡萝卜单个长到一尺多长,比茶杯还粗,足有三斤多重,大伙都惊呆了。深入采访他们扎根海疆、改良土壤,创造一个个科学种植规模种植奇迹的经过,深感名牌高校大学生到农村、到边远海边创业前途无量。那一次,我们认定现代农业发展的前景在于与科技融合、与观光旅游结合、依靠规模效益才能提升农业的附加值。所以,一直深挖细究到晚上9点才回盐城。不料车到大丰草埝,路上出现团雾,能见度不足30米。可团雾一阵接一阵,迟迟不散。没办法,我们只好在路边找一处安全的地方停下来,大家困在工程车里一夜,饿了就啃几口胡萝卜,挨到天亮雾散才回盐城。那一次,因突遇大雾未能及时赶回,我受到一把手台长的批评,说我动用工程车拍新闻没向他请示。我诚恳检讨接受,并向他恳呈:在滩涂拍摄大片农作物,需要登高望远的制高点,有线电视工程车有升高的斗子可站人,你前天在南京开会,我没向你请示就做主了,向你保证下不为例。他包容地笑笑也没作深究。后来,这条新闻专题片也因对农业发展有前瞻性和名牌大学生扎根海疆务农新闻题材的稀缺性获得了省级好新闻评选政府奖一等奖,吴瑛也获得了优秀节目播音主持一等奖。也再一次证明:基层一线永远是新闻的源头活水。

通联处:盐城广播电视台

邮编:224005

联系电话:18066182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