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侧记:绿润盐城满目春
2023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也是我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提升期的第一年。 当前,我市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迅速掀起春季造林绿化和全民义务植树热潮,厚植绿色家底,铺染发展底色,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盐城林业新路径。
春风催新绿,植树正当时。迎着和煦的春风,在亭湖区黄尖镇的义务植树点,我市广大干群挥锹挖坑栽树,为春天的盐城增添新绿。据了解,此处义务植树点是我市大力推进盐碱地造林工程试点地块之一,通过“多维排盐降碱,土壤综合改良,营造沿海生态防护林”的生态修复方案,实现大地增绿、生态增效。
亭湖区黄尖镇党委书记 李浩:“我们将充分依托盐城林场的示范带动和技术优势,全面实施坑塘水面、取土坑回填排盐改造,努力把黄尖建成生态大美之地,为打造国际湿地旅游首选目的地奠定基础。”
经过一番紧张的劳动,一棵棵中山杉、薄壳山核桃、樱花、海棠等苗木迎风而立,传递着属于春天的勃勃生机与活力。“绿色”既是大自然的底色,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成色,始终引领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方向。近年来,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全面建立管理职责明确、运行机制顺畅的市、县、镇、村四级林长制体系,加强林木资源保护,全社会爱林护林观念持续深化,森林的生态、经济、富民综合效益充分彰显。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委书记、局长 戚太龙:“全市自然资源规划系统深入贯彻二十大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绿色低碳示范区的决策部署,持续不断推进国土绿化工作,目前已经投入大量资金,新建成片林1.08万亩,森林抚育4.7万亩,四旁植树206万株。沿海地区共摸排确定了1652亩的盐碱地,并组织实施调查盐碱情况,确定土壤改良方案,目前已经完成植树1403亩。”
绿美并举,提升颜值。我市各地还坚持“展示个性亮点、体现区域特色”的原则,把农村绿化与农民住房条件改善、沿海特色风貌塑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推进“绿美村庄”建设。2022年,我市共建成75个绿美村庄,其中省级认定56个,数量位居全省第一;新建和更新完善农田林网控制面积29.3万亩、占年度目标任务111.4%。2023年启动新建绿美村庄47个,改造提升11个。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委书记、局长 戚太龙:“今年计划在大丰区林场植物园和响水的云梯关新建2条森林步道,以森林资源为主要依托,为群众提供丰富自然的带状休闲空间。下一步,我们将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统领,持续推进造林绿化工作,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为竞逐绿色低碳新赛道,建设‘绿色盐城’作出林业贡献!”
责任编辑:朱洁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