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绿向美 努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典范
守护生态家底,保护生态家园。一直以来,良好的生态环境都是盐城最宝贵的财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当前,全市上下正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积极践行“两山”理念,持续推进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和综合利用,努力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典范。
初春时节,万物复苏,万千候鸟迁徙归来。位于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滩涂湿地也逐渐热闹了起来,数不清的鸟类在这里自由翱翔、觅食。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在巡查时发现这其中就有全球濒危鸟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脸琵鹭的踪迹。
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工作人员 姚亚军:“我们在巡护的时候发现这边湿地上有一大群鸟类,大概有130多只,我们拍完照片,回去鉴定一下是黑脸琵鹭,这一大群也是有史以来我们保护区(观测到的)最多的一个群体。”
黑脸琵鹭是全球濒危鸟类之一,因其扁平如汤匙状的长嘴,与中国乐器中的琵琶极为相似,因而得名。每年3、4月份是黑脸琵鹭繁殖季节,它们会飞往我国东北地区进行繁殖,黄海湿地是它们迁徙的停歇地。
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生态学博士 刘彬:“这里的湿地环境进行了多年的生态修复,水系比较发达,底栖生物也很丰富,每年黑脸琵鹭都会在这边停歇大概一个月左右,进行体力上的补充,然后再飞往繁殖地进行繁殖。今年,这么大规模的黑脸琵鹭来到这,给我们一个大好的科研监测机会,也从侧面说明这里的湿地环境越来越好了。”
在建湖九龙口国家湿地公园,随着气温日渐回升,不少鸟类都进入了产卵孵化期。而随着当地生态环境的日益改善,有些候鸟甚至开始“乐不思蜀”,逐渐从冬候鸟演变成“留鸟”。建湖护线爱鸟小队的荀顺告诉记者,8年前,从一对“白鹳夫妇”来此生下3只鹳宝宝“常住”开始,每年都会有越来越多的东方白鹳选择来这里筑巢安家、繁衍生息。
建湖县护线爱鸟小队队员 荀顺:“今年,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数量)在我们这里,创有史以来新高,我们累计在巡查中观察到30多只,是最近这几年数量最多的一年。”
近年来,我市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起世界自然遗产生态保护责任,扎实开展湿地修复,不断提高生态系统质量,恢复珍稀濒危候鸟栖息地,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目前,盐城湿地共统计监测到27种鸟类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81种鸟类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5种鸟类属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受威胁”鸟类。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森林资源管理处处长 花德政:“为保护好珍贵的野生动物资源和栖息环境,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实现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探索‘为鸟留食’的‘生态+农业’模式。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联合相关部门开展野生动物执法专项行动,筑牢生态屏障,切实保障秋冬季候鸟迁徙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建设‘国际湿地、沿海绿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持之以恒的守护与改善,也激发出盐城湿地的更强活力。目前全市自然湿地面积约56万公顷,其中受保护湿地面积达34.74万公顷,自然湿地保护率约62%。当前,我市正不断擦亮“世界自然遗产”和“国际湿地城市”两张国际名片,推动生态价值多元转化,把生态高颜值变成经济高价值,充分彰显“国际湿地、沿海绿城”的生态魅力、发展活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盐城新篇章。
责任编辑:单丹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