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良好生态书写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范本”

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3-02-19 查看数:0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质量利用“天蓝地绿基因红”的独特资源禀赋,城市与湿地相融相生,深度打造生态修复典范区域,让“国际湿地、沿海绿城”尽显生态魅力与发展活力。

早春时节,在盐城大纵湖国家湿地公园外湖,上万只水鸟在水面嬉戏,它们时而栖息时而觅食,与波光粼粼的湖面相映成趣,构成一幅水鸟相依的湿地风光图。近年来,盐城大纵湖旅游度假区坚持“退”“修”并举,增强西部湖荡湿地生态和碳汇功能,再现了“百万水鸟飞平湖”的壮丽景观。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为候鸟们提供了完美的栖息地,也为当地生态旅游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盐城大纵湖国家湿地公园办公室副主任 江帮旋:“我们今年候鸟迁徙的种类和数量都创造了历史之最,大纵湖是里下河地区最大最深的湖泊,我们湿地公园是属于典型的湖泊型湿地,湿地率达到了97%。”

东方白鹳、黑脸琵鹭、火烈鸟、丹顶鹤……连日来,东台条子泥湿地热闹非凡,大批珍稀鸟类前来“打卡”驻留。得益于近年来持续加强的湿地保护与修复,条子泥的候鸟种群数量持续增加,达410种,仅去年冬天以来就有8个种群数量突破纪录。

东台沿海经济区条子泥湿地管理中心主任 旅游支部书记 姜文魁:“我们将进一步开展湿地修复,加强候鸟栖息地保护,带领大家像保护眼睛一样,守护好这片国际候鸟驿站,湿地生态家园,努力打造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范本’,让条子泥的水更清,天更蓝,湿地更美,鸟儿更欢。”

既还湿于鸟,亦还绿于民。条子泥720亩固定高潮位候鸟栖息地、大丰四卯酉生境提升项目……一个个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为鸟类等生物营造更多乐居家园。探索湿地保护与修复盐城从未停歇,2022年,全市修复退化湿地面积12600亩,其中,修复近海与海岸湿地11770亩,河流湿地830亩。计划在射阳和东台海岸带开展海洋生态修复,修复湿地面积23250亩,2022年底完成总项目的50%,预计2023年底完工。

盐城市湿地和世界遗产保护管理中心主任 吴其江:“盐城湿地的面积大,类型丰富,资源独特,占到江苏省湿地总面积的28%,也是全国17个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之一,从2012年开始,我们退渔还湿15万亩,修复了3万亩左右的湿地。”

鹤舞鸟鸣,麋鹿涉水而过,一个个湿地公园犹如一颗颗明珠,点缀在生态盐城的版图上,开启市民家门口的“诗与远方”。手握世遗这一金字招牌,以国际湿地城市建设为契机,我市持续加强国际生态合作,持续助力国家二期申遗,高水平举办全球滨海论坛等国际、国内活动,进一步扩大国际朋友圈,主动参与全球生态治理话语体系构建,为全球生态保护作出更多盐城贡献。

责任编辑:单丹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