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城市典范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3-02-15 查看数:0

春江水暖,保护先行。2月14日开幕的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大会是今年在我市召开的首个国家级的会议。开年首会就事关生态保护,对于“国际湿地、沿海绿城”的盐城而言,这既是对盐城多年来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之以恒守护与改善生态环境的褒奖,更对盐城在未来谋划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业内专家、学者把脉盐城,用生态环保与经济发展的“最优解”,指引盐城加快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以更多的盐城方案为全国乃至全球生态治理作出贡献。

千百年来自然地理的演化,大丰区拥有世界罕见的潮间带滩涂。近年来,江苏省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水系改造、湿地植被修复,为麋鹿及其他湿地野生动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栖息环境,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候鸟到此停歇嬉戏。如今,本地特有的芦苇、碱蓬等植物迎风摇曳,姿态万千,亦成为守护麋鹿、丹顶鹤、东方白鹳等湿地精灵生活栖息的天然屏障。

江苏省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安全保卫处副处长 薛丹丹:“保护区近年来的生物圈正在逐年的扩大,生物多样性也在日趋的丰富,当然我们也会持续加强湿地的原真性保护,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保护区应有的力量。”

生态修复带来的生态复苏,让建湖九龙口湿地正在成为人与自然共享的乐园。珍稀的震旦鸦雀,优雅的水雉,勤劳的须浮鸥......成了九龙口的常客,在这里,人与鸟同行,与自然和谐共生。多年来,九龙口坚持以“原生态、慢生活、深体验”为发展定位,全面开展湖荡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工作,积极实施各类湿地生态修复重点工作,成功打造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湿地生态。

江苏建湖九龙口国家湿地公园管委会工作人员 胡存楼:“我们先后收储塘口100多个计1000多公顷,栽植耐水树木10多万株、耐水植物3000多亩;另外我们还丰富鸟类生境,先后新建了30多座生境岛,10多处深水区,全面改善了九龙口湿地生态环境。下一阶段,我们将巩固九龙口湿地修复的成果,加大依法治湿的力度。”

生态环境是盐城最宝贵的财富。沿着582公里的海岸线,大自然赋予盐城太平洋西海岸、亚洲大陆边缘最大的海岸型湿地,黄海沙洲波澜壮阔,河湖森林纵横百里,又见鹤舞邂逅鹿鸣,“国际湿地、沿海绿城”尽显独特的浪漫与生机。过去的一年,我市创成“国际湿地城市”,深化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全年共完成新造林1.3万亩,林木覆盖率25.17%;自然湿地保护率62.4%。既还湿于鸟,亦还绿于民。我市将以此为新起点,积极参与“人与生物圈计划”,以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为总抓手,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更好守护湿地生命共同体,让绿色成为盐城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责任编辑:单丹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