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麦浪 “盐城模式”的高标准农田在绽放
近日,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全省首批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名单,我市盐都区郭猛镇、东台市五烈镇、大丰区大丰港经济开发区、亭湖区盐东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成功入选。现代生态农业画卷在盐阜大地徐徐展开。
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这里是盐都区郭猛镇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地。该项目总土地面积1.14万亩,其中耕地面积0.72万亩。为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引领作用,该项目区内大力推广应用稻麦秸秆高质量全量还田、侧深施肥、壮苗早发、适播匀苗足苗等技术措施,运用智慧农业,建设现代化农场。
江苏神农大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经理 周婷婷:“我们项目满足各类农业机械作业需求,极大提高了田间工作效率,为农业生产的省工、省水、省肥、增产创造了基础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建设高标准农田,离不开创新。郭猛镇立足“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的发展理念,因地制宜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同时,郭猛镇成立了神农大丰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以国家地理标志郭猛大米为品牌,发展稻米全产业链。如今,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经帮助当地实现亩增产150斤左右,成功带动村集体和群众增收10%以上。
盐都区郭猛镇人武部长 尹会洲:“高质高效管护和运营好高标准农田项目,完善提升张洪程院士工作站,新实施种业研发项目,发挥‘田成方、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优势,大力推广全程机械化,不断提高田间工作效率,充分发挥项目的示范劳动作用。”
据了解,本次我市入选全省首批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的四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各具特色,除了盐都区郭猛镇,东台市五烈镇、大丰区大丰港经济开发区、亭湖区盐东镇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在粮食增产、项目招引、产业发展等方面也都形成了可推广的“盐城模式”。采访中,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市农业农村部门将坚决扛起稳粮保供政治责任,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盐城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宋成荣:“2022年我们将建设高标准农田78.5万亩,其中重点打造30万亩的示范区,对全市高标准农田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我们积极试点智慧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东部沿海大粮仓。”
责任编辑:李戎文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