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伏之后迎“处暑” 秋燥既临暑湿尚在

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3-08-22 查看数:0

随着8月20日“出伏”,长达40天的“三伏天”终于结束,明日,我们即将迎来“处暑”节气,这个节气有“暑气至此而止”的意思。专家提醒,虽然天气最热的时段正逐渐过去,但是暑热天气的余威仍在,加之昼夜温差加大,切莫忽视养身。

今天上午,记者从盐城市气象台了解到,今天夜里全市多云,局部地区可能会出现小阵雨天气,23到26号全市基本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最低气温在23度左右,最高气温在31度左右。27到28号,受上游东移过来的高空槽影响,全市自西向东又将迎来一次较明显的雷阵雨天气过程,雨量可达中雨局部大到暴雨。

盐城市气象台台长 王群:“同时要关注雷电、雷暴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未来四天,全市以晴朗多云天气为主,27到28号,我市又将迎来一次雷阵雨天气过程。”

处暑节气,可以概括为"一出一入":出是出伏,入是入秋。出伏过后虽然中午依旧热,但是早晚凉,昼夜形成较大的温差,特别是又在处暑节气之后,“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气候特征明显,要小心"秋燥""秋乏"伤身。

盐城市中医院 脾胃病科 主任中医师 徐兆山:“暑气盛的时候,容易出汗,就是血液粘度比较高,但是早晚凉,容易出现血管的收缩,所以在这个时候,心脑血管发病率就比较增加。许多人这个时候,往往容易出现唇干舌燥、皮肤干燥、易痒干涩等症状。”

所谓"小暑大暑不算暑,立秋处暑正当暑",出伏入秋后,我国许多地方都有“贴秋膘”的习俗,以求增加营养和抵抗力,为接下来的寒冬做好准备。但是医生提示,适当“贴秋膘”有助于恢复体力,但若贴补过度,反而不利于养身。

盐城市中医院 脾胃病科 主任中医师 徐兆山:“一个要注意适当调整作息时间,要注意早睡早起,最好要比夏天多睡一个小时。第二个就是说这个时候呢,我们刚才讲到仍然要做好防暑降温,适当要多饮开水,降低血液黏度。第三个在这个时候,还是建议大家能够适当增加锻炼,防止温差大带来的对人体的不良的影响。”

处暑,既预示着夏天即将结束,也预示新的季节的开始。夏将尽,秋风起,新气象,新希望,让我们一起迎接初秋的到来。

责任编辑:朱洁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