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习话】人民有信仰 国家有力量 民族有希望
(欢迎点击视频,观看本期《每日一习话》)
习近平: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这段话出自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人民共同的信仰是国家和民族存续与发展的精神纽带和力量源泉。国家强盛离不开国民精神的支撑,民族的进步有赖于全社会文明的成长。人民有没有信仰,是关系国家有没有力量、民族有没有希望的大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公民道德建设,守正创新,深入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弘扬主旋律、汇聚正能量、树立新风尚。先后颁布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和《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大力弘扬时代新风。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和公众人物示范作用,积极宣传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和崇高品格,持续发布“最美人物”“时代楷模”“中国好人”,连续开展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深入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着力推进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创建。推出一批反映时代呼声、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文艺作品,《中国诗词大会》《开讲啦》《朗读者》等一大批文化类、公益类创新节目点亮电视荧屏,为全国各族人民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
人民有信仰,国家就有力量。无论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还是在防汛抗旱救灾的最前线,全国人民在灾害灾难面前,风雨同舟、众志成城,这就是国家蓬勃发展的底气、民族走向复兴的希望。
人生需要信仰驱动,社会需要共识引领,发展需要价值导航。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更加自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为国家发展助力,为民族进步铸魂。
本期特约专家:王立胜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单丹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