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网欢迎您!
新闻从业人员监督电话:0515-88436128 新闻热线:0515-88436022 商业合作:0515-88436019
搜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盐城广播电视总台
客户端

智慧盐城APP

退出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专题稿件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丨“一带一路”铺通共赢大道

时间:2022-06-20

◆ 2013年金秋,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从此,“一带一路”掀开了中国与世界发展新的一页

◆ “一带一路”是习近平深刻思考人类前途命运以及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推动中国和世界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

◆ “丝绸之路曾经塑造了过去的世界,甚至塑造了当今的世界,也将塑造未来的世界。”

◆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达到1.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2.4%;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214.6亿美元,增长15.3%。今年一季度,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52.6亿美元,同比增长19%

◆ “一带一路”已成为健康、绿色发展、数字产业的一个代名词,它促进了合作与协作以及共同繁荣与发展。“它已经等同于许多人对未来的一种渴望。”

◆ “一带一路”与其说是“路”,不如说是中国最重要的哲学范畴——“道”,包含行动、力量、创举和社会秩序等多重涵义,中国在“一带一路”中提出了“全球治理新模式”

◆ 作为中国提出的最重要全球公共产品之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拓展可以使更多国家间实现不同程度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

◆ 实践充分证明,“一带一路”已经形成一整套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高度契合的价值理念,符合中华民族怀柔远人、和谐万邦的天下观,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

“这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这样说。这一年金秋,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从此,“一带一路”掀开了中国与世界发展新的一页。

“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实现共赢共享发展。”2017年1月,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习近平主席这样向世界介绍“一带一路”。

根植历史,指向未来;源于中国,属于世界。“一带一路”是习近平深刻思考人类前途命运以及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推动中国和世界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

8年多来,“一带一路”从理念化为行动,从愿景变成现实,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进入精耕细作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搭建起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东方智慧,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在世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国已同149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相关合作理念和主张已写入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重要成果文件,转化为国际共识,在世界范围得到热情回应和支持。

今天,百年变局交织世纪疫情,局部冲突叠加全球性挑战,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各国人民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期待更加强烈。“一带一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致力于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的合作项目,向世界各国提出“开新局”之策,凝聚起国际社会共同有效应对危机与挑战的力量,为未来全球发展与繁荣开拓了一条机遇之路。

如英国历史学家彼得·弗兰科潘在《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书中所言,“丝绸之路曾经塑造了过去的世界,甚至塑造了当今的世界,也将塑造未来的世界。”

中巴经济走廊首个水电投资项目——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项目将为巴基斯坦提供清洁廉价电力,促进巴绿色发展(2022年4月9日摄) 三峡南亚公司卡洛特水电站项目部供图

寻求发展最大公约数

让巴基斯坦青年阿尔萨兰·汗和伙伴们欣慰的是,今年5月12日,卡洛特水电站2号机组顺利完成试运行,与5天前已完成试运行的1号机组正式并网发电。

阿尔萨兰·汗是卡洛特水电站项目机电运维部经理,他去年12月获得“中巴经济走廊项目优秀巴基斯坦员工”奖牌和奖品。一同获得这个奖的还有来自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合作等领域项目近30名巴基斯坦员工。

作为中巴经济走廊首个水电投资项目,卡洛特水电站总装机72万千瓦,投产发电后年均发电量约32亿千瓦时,满足当地约500万人用电需求,并预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50万吨。这颗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翠绿群山中、杰赫勒姆河上的“绿色明珠”,正改变着当地长期电力短缺的状况,为巴产业和经济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在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拉合尔橙线地铁等项目改变着当地人的生活,也让许多像阿尔萨兰·汗这样的巴基斯坦青年学到了先进技术,获得了就业良机。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莫因·哈克不禁感慨,中巴经济走廊给巴经济带来了“变革性”改善,改变了巴经济、社会和工业格局。“这只是一个开始。”

中巴经济走廊仅仅是共建“一带一路”8年多来的一个缩影。

在希腊,古老的比雷埃夫斯港被赋予新的活力,从濒临破产一举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集装箱港口;在老挝,中老铁路通车突破重山阻隔,“变陆锁国为陆联国”;在白俄罗斯,中白工业园的建设为当地带来了一座现代化的工业园区;在塞内加尔,中国提供融资实施的塞内加尔乡村打井工程,惠及塞内加尔七分之一人口,为当地3000多人创造了就业机会;横跨欧亚大陆的中欧班列“连点成线”“织线成网”,已铺画78条运行线路,通达欧洲23个国家的180个城市,运输货品达5万余种……

一座座“连心桥”、一道道“发展带”、一个个“繁荣港”、一条条“幸福路”……这是共建“一带一路”带给世界的最大变化。

8年多来,“一带一路”坚守发展初心,跨越国界、时空、意识形态和不同发展阶段,推动多领域互联互通,勾画连接大陆与大海的合作新蓝图,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8年多来,沿线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硕果累累,向世界证明了共建‘一带一路’的价值和意义。”意大利洛伦佐·梅迪奇国际关系研究所专家法比奥·马西莫·帕伦蒂撰文指出。

共建“一带一路”成就背后,写着中国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初心。中国从古丝绸之路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传承丝路精神,致力于破解当今全球发展动力不足和不均衡等多重难题,整合经济要素和发展资源,共同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能,拓展发展新空间,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发展是中国实现经济社会奇迹的密码,发展更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紧紧围绕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求同存异、互利合作、包容互鉴,完全可以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一带一路”推动基础设施“硬联通”,弥补共建国家发展短板,释放全球经济发展动能;促进规则标准“软联通”,确保战略、规划和政策协同,探索全球有效治理崭新路径;推动共建国家民众“心联通”,为深化合作提供重要支撑,构建更广泛的朋友圈。

“这是发展的倡议、合作的倡议、开放的倡议,强调的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平等互利方式。”2015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掷地有声。

国际上的事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世界前途命运由各国共同掌握。“一带一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由各国共同参与,实现共同发展繁荣。在跨越陆海的开放包容合作新图景中,没有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而是大家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不求一枝独秀的小利,但求百花齐放的大利。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经济全球化的大方向没有改变。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谁都无法阻挡。“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

“共建‘一带一路’是一个绝妙创举,在现代史上独一无二。”英国学者马丁·雅克对“一带一路”满怀期待。他说,随着时间发展,“一带一路”构想不断具象化,像是不断生长进化的自然过程,从没有其他倡议这样有“生命力”。

上图:2021年9月22日,在埃塞俄比亚奥罗米亚州戈马地区的一个市场,农民在售卖咖啡豆(迈克尔·特韦尔德摄/本刊);下图:2021年9月24日,湖南省长沙市高桥大市场非洲咖啡街一家咖啡馆,咖啡师景建华(左)和搭档在网络上直播推销埃塞俄比亚进口咖啡(陈思汗摄/本刊)

充满希望的“未来之路”

5月8日,一条消息让非洲西北角的摩洛哥民众激动不已。

当天清晨,上海黄浦江畔,罗泾码头外,载重6.2万吨的多用途重吊船“皮莱茨基”轮首航启程,装载着中国出口摩洛哥疫苗工厂的整套设备。

这是中国同“一带一路”国家开展疫苗联合生产的一个最新成果。作为中国出口非洲最大的疫苗厂,竣工后预计将实现包括3种新冠疫苗在内20多种疫苗的当地生产,可满足非洲60%以上人口的疫苗需求。

当前,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叠加,局部陷入冲突动荡,制裁、脱钩等各种人为因素殃及全球经济,世界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遭遇多重危机:增长动能不足,经济复苏疲弱,发展不平衡加剧,免疫鸿沟突出,粮食安全风险陡增,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受阻……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国将坚持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目标,积极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将始终不渝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4月21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再度向世界宣示中国的承诺。

新形势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在合作之路、健康之路、复苏之路和增长之路上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为破解人类面临的世界性难题提供一种选择,为动荡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成为中国携手世界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重要公共产品。

于危机中育新机。“一带一路”铺设助力全球抗疫的希望之路。

从武汉到贝尔格莱德,从义乌到马拉舍维奇,一趟趟中欧防疫物资专列,打通抗疫“生命通道”;驰援南非,飞抵阿根廷,一架架“疫苗航班”争分夺秒、跨越山海,搭建起高效的“空中桥梁”;中缅合作生产新冠疫苗,核酸检测“火眼”实验室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落地超过90座,一项项中国抗疫技术惠及当地民众……

中国迄今已向153个国家和15个国际组织提供了数千亿件抗疫物资,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22亿剂疫苗;中国还同30个国家一道发起“一带一路”疫苗合作伙伴关系倡议;“一带一路”远程医疗平台、媒体合作平台等向世界介绍中国抗疫情况和抗疫举措……

共建“一带一路”以“健康丝绸之路”合作开拓新领域,推动疫苗、卫生医疗、生物医药等领域合作,为构筑全球健康防线作出积极贡献,书写出一个个共抗疫情、共促发展的生动故事。

于变局中开新局。“数字丝绸之路”建设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新的驱动力。

4月28日至5月12日,一场中非联动的“非洲好物网购节”热闹非凡。肯尼亚红茶、埃塞俄比亚咖啡、卢旺达辣椒酱、南非红酒、加纳巧克力……借助数字化的东风,中非两地多个直播间让一大批非洲特色商品走进中国家庭,也给许多希望拓展非洲市场的中国企业提供了机遇。

根据商务部数据,这场双向奔赴的中非经贸活动,吸引了23个非洲国家参与,聚集了来自中国和非洲100多万商家的10多万个品牌。

非洲联盟委员会前副主席伊拉斯塔斯·姆文查感言:“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等在内的‘一带一路’项目持续开展,促进了互联互通和无缝贸易,已经改变了非洲面貌,也改变了非洲普通百姓的生活。”

以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中国不仅为自身开拓了一条开放合作之路,还通过“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把各国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新的驱动力。

在比利时,菜鸟在欧洲最大的智慧物流枢纽——比利时列日数字物流中枢,每周调动约18架次货运航班,每天运营约60辆卡车往返于列日与欧洲主要城市之间;在荷兰,欧中跨境电商协会成立了欧洲首个跨境电商直播孵化基地,专注培育跨境电商从业者;在东盟、南亚、西亚、东欧、非洲等地区,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智慧农业、矿业开采、数字施工提供助力……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达到1.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2.4%;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214.6亿美元,增长15.3%。今年一季度,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52.6亿美元,同比增长19%。

在挑战中谋发展。“绿色丝绸之路”助力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始终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其中,着眼更长远的后疫情时代的可持续发展。

马耳他素有“地中海心脏”之称。过去,重油曾占马耳他能源结构大部分。2014年,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注资马耳他能源公司。马耳他借助中国投资,从燃烧重油向天然气等转型,在确保电力供应自给的同时,推动了清洁能源使用。目前,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在马耳他和黑山重点建设绿色能源项目,整合风能、太阳能和氢能等技术,正在把马耳他戈佐岛改造成欧盟第一个试点“零碳岛”。

对此,德国法兰克福金融与管理学院教授霍斯特·勒歇尔表示,欧中深化绿色能源合作将提振全球能源转型信心。

从设立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搭建全球环境治理新平台,到实施“一带一路”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计划;从全力支持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成为全球环境基金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捐资国,到推进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从推动成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到打造“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等多边合作平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绿色实践,不断取得积极进展。

今天,中国以“绿色丝绸之路”引领新发展,推进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务实合作,加强节能减排、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等领域的技术和产业合作,防范生态环境风险,助力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让绿色切实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

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南亚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马哈茂德·哈桑·汗撰文指出,“一带一路”已成为健康、绿色发展、数字产业的一个代名词,它促进了合作与协作以及共同繁荣与发展。“它已经等同于许多人对未来的一种渴望。”

中国企业在马尔代夫胡鲁马累承建的五桥项目中的四座桥 (2022年3月24日摄)中国建筑供图

全球治理新模式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世界和人类作出的贡献,不仅在于创造了多少物质,还在于提出了什么理念。

有学者说,“一带一路”从来不只是一条路,而是一种理念,一个共同发展的网络,一座联结全球发展和文化的桥梁。

共建“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合作,而且是完善全球发展模式和全球治理、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随着时代发展,现行全球治理体系的弊端凸显,国际社会对变革全球治理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国际社会大家的事,共建“一带一路”顺应时代呼声,彰显了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

共商共建共享既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国秉持的全球治理观。

“一带一路”超越了传统发展模式的封闭性、零和性,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尊重各国主权基础上的平等参与、互利共赢,不输出意识形态、不复制发展模式,不搞歧视性、排他性的标准、规则和体系,不搞割裂贸易、投资、技术的高墙壁垒,而是致力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更具开放性、平等性和包容性。

如俄罗斯《导报》曾刊文所说,“一带一路”与其说是“路”,不如说是中国最重要的哲学范畴——“道”,包含行动、力量、创举和社会秩序等多重涵义,中国在“一带一路”中提出了“全球治理新模式”。

当下,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向人类提出了必须严肃对待的挑战。疫情阴霾仍在,新的安全风险又至,大国竞争、集团政治、地区冲突等正在损害全球治理机制。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担忧,全球分裂为若干地缘政治和经济集团的威胁日益增加。全球治理的碎片化“可能会让我们完全无力应对其他的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带来的生存威胁”。

面对挑战,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发出时代强音:“世界各国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要穿越惊涛骇浪、驶向光明未来,必须同舟共济,企图把谁扔下大海都是不可接受的。”

携手同心,行而不辍。作为中国提出的最重要全球公共产品之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拓展可以使更多国家间实现不同程度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有助于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对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实现共赢共享发展具有深远持久的意义。

习近平主席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把沿线各国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致力于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让各国人民更好共享发展成果,这也是中方倡议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目标。

实践充分证明,“一带一路”已经形成一整套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高度契合的价值理念,符合中华民族怀柔远人、和谐万邦的天下观,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

英国社会学家、全球化概念首倡者之一马丁·阿尔布劳在《中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角色——走向全球领导力理论》一书中说,“一带一路”将中国的和平发展与整个世界的繁荣幸福连接起来。

“‘一带一路’将改变世界。”马丁·雅克说。(参与采写:李浩 蒋超 王欢 白林 康逸 张代蕾 梁希之 于佳欣)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柳丝 宿亮 刊于《瞭望》2022年第25期

编辑:杨凯旋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评论·

共12条

0/30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