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抢时播希望,秧田叠翠育新苗。随着夏日的阳光洒满盐阜大地,我市各地以“科技+农事”双轮驱动,加速落地“工厂化育秧”、“智能化植保”等现代农业技术,为全年粮食丰产丰收夯基蓄能。
记者 汪思希:“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射阳县为民机械化插秧专业合作社的智能化育秧基地。在我身后,大家可以看到,这条全自动育秧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工人们配合机械进行流水作业。从摆盘、填土到播种、出盘,每20秒就有一个标准化育秧盘‘下线’。这种‘工厂化育秧’模式,正让传统春耕变得更有‘科技范’。”
在这个位列全省前列的商品化育秧基地,育秧已全程实现“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通过“包衣浸种—恒温催芽—流水线播种—暗化催苗”的全流程管控,秧苗出苗率提升至95%以上,出苗时间缩短30%。今年合作社还新增了3台加温设备,更让暗化催芽周期再减24小时,从源头筑牢秧苗“健康根基”。
射阳县为民机械化插秧专业合作社智能化育秧流水线负责人 宋超:“跟传统田间育秧相比,我们工厂化育秧效率更高,每穴种子量不超过2粒,重量大概5克。流水线每小时能产1000盘,相当于20个工人一天的工作量。更关键的是,标准化育秧能让后期机械化插秧效率提升40%,秧苗返青期缩短2-3天,这是人工没办法对比的。”
来到田间,记者看到,完成催芽的秧盘正通过传送带进行传输,工人们正在精细化摆盘。覆盖无纺布、智能水肥管理等技术,让秧苗在28天生长期内实现“精准投喂”。
射阳县为民机械化插秧专业合作社生产负责人 吴必永:“我们现在用的“上毡下钵”营养土配方,是和省农科院联合研发的,保水率提高25%。加上无纺布覆盖和无人机植保,秧苗病虫害发生率比传统模式降低60%。今年订单比去年增加30%,周边种粮大户都抢着要我们的秧苗。”
目前,该合作社500亩育秧基地已饱和生产,150万张育秧盘可满足3万亩大田栽插。从育秧到烘干的全链条服务,让合作社年营收突破2000万元,成为带动周边1500户农户的“农业引擎”。
射阳县为民机械化插秧专业合作社生产负责人吴必永:“我们的种子都需要经过药剂包衣杀菌、恒温增氧催芽、智能暗化处理三重‘科技沐浴’。今年新增的加温设备,使暗化催芽周期压缩24小时,病菌侵害风险下降40%。”
作为省市稻麦机械化示范基地,该合作社正通过“技术输出+托管服务”模式,带动全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覆盖率提升至85%,为“射阳大米”品牌建设提供坚实支撑。从“会种田”到“慧种田”,射阳现代化农业生产图景正是我市科技兴农的生动缩影。随着更多智能农机驶入沃野,盐阜大地正孕育着科技与汗水共同浇灌的丰收希望。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