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早安!今天盐城晴天,23-33°C,空气质量优。好啦,一起来看今天的新闻早餐都有哪些新鲜事儿~
◎聚焦产业聚力项目 以昂扬姿态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聚焦主导产业、聚力重大项目,一着不让抢投资、夯实体,全力以赴拉长板、补短板,加快打造具有盐城特色的现代产业集群,以昂扬姿态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点击阅读全文
◎东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三创合一”推动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
东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区域产业科技高地,从成立之日起,就涌动着创新的基因。那么承载着打造“科创智造高地、品质活力新城”发展定位的这片热土,近年来发展成果几何,创新实践如何,我们一起去看看。>>>>点击阅读全文
◎挥洒汗水在一线 盐丰快速通道建设不停歇
进入七月,骄阳似火。当大家纷纷遍寻清凉时,盐丰快速通道项目建设者们抓住这一年中道路交通建设最好的黄金时节,坚持奋战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谱写出一曲战高温、斗酷暑、保进度的劳动赞歌。>>>>点击阅读全文
◎系列房产政策“组合拳” 提振购房信心
今年6月起,我市多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有效应对疫情影响促进市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八项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进行精准调控。截至目前,一系列政策“组合拳”释放出来的积极信号,为广大购房者和市场提振了信心。>>>>点击阅读全文
◎近日,省商务厅、省编办和省发改委联合发布江苏省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第二批共7个实践案例,将好经验、好做法向全省推广,其中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外国人来华一站式服务专窗改革案例入选。近年来,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为导向,真正做好人才服务“店小二”,为该区引进、留住、用好外籍人才创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习近平向世界青年发展论坛致贺信。
◎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总统佐科·维多多将于7月25日至26日访华。
◎中央军委办公厅印发新修订的《军队共青团工作规定》,自8月1日起施行。
◎国家卫健委等11个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商务部消息,2021年,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额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同比增长38.7%。
◎美国佐治亚州一军事基地遭雷击致1死9伤。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俄特别军事行动的地理范围已不局限于顿巴斯地区,将继续扩展。
◎印度“超日王”号航母发生火灾。
◎原文:随时之内善救时,若和风之消酷暑;混俗之中能脱俗,似淡月之映轻云。(明代 洪应明《菜根谭》)
◎译文:随时随地可以出手匡救时弊,其功德就像和缓清风消解酷暑一样;混杂世俗之中而又能够超脱世俗,其节操就像淡淡月光映照轻轻薄云一样。
1843年7月22日《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在香港实施
1928年7月22日 平江起义
1946年7月22日 耶路撒冷的英国办事处被炸毁
1952年7月22日 埃及七月革命爆发
1968年7月22日 毛泽东说: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
疲劳驾驶的危害与预防
一. 疲劳驾驶原理
驾驶疲劳会影响到驾驶人的注意、感觉、知觉、思维、判断、意志、决定和运动等方面。疲劳后继续驾驶车辆,会感到困倦瞌睡,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判断能力下降,甚至出现精神恍惚或瞬间记忆消失,出现动作迟误或过早,操作停顿或修正时间不当等不安全因素,极易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因此,疲劳后严禁驾驶车辆。
二、夏季行车容易导致疲劳
在夏季炎热天气或驾驶室内温度过热的环境下驾驶车辆,温度高、空气流通差,驾驶人很容易疲劳,往往会感到精神疲倦,视线逐渐变得模糊、思维变得迟钝,尤其是午后行车极易瞌睡,甚至会出现驾驶人瞬间失去记忆的现象,勉强驾驶会导致交通事故发生。夏季炎热天气行车,应尽量保持驾驶室空气畅通、温度和湿度适宜,出现疲劳时应及时停车休息,不得勉强驾驶车辆。
三、驾驶人应对疲劳的办法
疲劳,一般可分为身体疲劳和精神疲劳。从疲劳恢复时间来看,可分为急性疲劳、慢性疲劳和积蓄性疲劳。急性疲劳是由于日常劳动所引起的暂时疲劳,经过短期的休息,疲劳就会消失,正常驾驶疲劳就属于这一种。慢性疲劳是由于长期处于疲劳状态而引起的,这种疲劳使劳动质量下降,影响身心健康,短暂休息不能消失。过度疲劳是由于多次疲劳和连续疲劳积聚形成,可能突然以某种病态表现出来,这种不能用短时间的睡眠来恢复,需要经过长时间休养和十分充足的睡眠进行恢复,否则这种过度疲劳会发展成慢性疲劳。驾驶人在出现过度疲劳和慢性疲劳时,都不宜驾驶车辆。
凡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网及智慧盐城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方式:0515-88436022
点赞0
点赞0
最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