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台何以做出现象级专题片?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发布时间:2017-07-31 查看数:0

来源 | 视听界

作者 | 单文婷

你印象之中的南京城是何模样?是古老沧桑的明城墙,还是气势磅礴的中山陵?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还是长江落日下的滨江带?是大报恩寺的流光溢彩,还是梧桐树下的民国风情……6月,一段段展现最美南京的微视频刷爆微信朋友圈,视频中的南京以崭新的镜头、震撼的画面向世人展示她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现代之美,网友赞叹:南京原来这么美,南京竟然还有那么多不曾发现的美!

该系列视频出自南京电视台大型季播节目《南京》,6月11日21:00,《南京》第一季在南京新闻综合频道首播便拿下收视翻倍的好成绩,此后,随着每周六21:00不同主题的《南京》的播出,各方好评如潮水般袭来,观众看到了不同角度的南京之美,网友看到了视频直播中的互动参与,专家看到了电视专题片融合传播的新方式,政府部门看到了城市形象的成功宣传。

《南京》有哪些地方值得称道

1主旋律报道的形式创新2用技术和专业诠释全新南京3演播厅和网络直播的融合传播方式4互动使主题宣传变成公众活动

展现南京的纪录片、专题片并不少,其中不乏魅力之作,如何做出新意?

 创新一:主旋律报道的形式创新中华门、秦淮河、大报恩寺、雨花台……创作团队的创意并不局限于南京的外在之美,没有将之拍成一般的风光片,而是将城市发展理念与规划设计、民生工程、“十二五”成就、“十三五”开局等融入其中。中宣部新闻局发文称赞《南京》“因寓情于景、寓理于景,使风景有精神、有灵魂,使原本可能视作一般风光片的节目,变成一档全新形态的激发正能量报道”。

 

创新二:用技术和专业诠释全新南京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学部长王晓红教授称赞《南京》“用技术来换空间的新视野”“以专业来换时间的新诠释”。技术指的是《南京》将传统的节目制作手段和延时摄影、无人机航拍等时下流行的拍摄方式相结合,观众不仅可以看到大量无人机航拍的俯视全景,还能看到许多扣动人心的多镜头多角度画面切换,节目有张有弛,富有节奏感和冲击力。专业指的是南京市规划部门全程参与,南京顶尖的文史、建筑类专家参与创作,城市规划专家、空间设计专家、建筑专家、历史专家等充当解说员,专业的解读赋予了常态的内容新的魅力。

 创新三:演播厅和网络直播的融合传播方式

过去一年,直播成为内容创投热点。2016年,南京广播电视台结合时下最热的网络直播,开启了节目创新之路。《南京》从外拍开始,就在“在直播”APP上进行直播,每场直播都吸引数十万网友关注。除户外直播,《南京》主持人和专家也在手机直播平台开设直播室,形成手机和电视两条平行直播线,实现手机和电视同步而不同内容的两个90分钟直播节目。这是制作手段的又一突破,借助于网络平台,南京台实现了全球传播。作为南京台融合传播的成功案例,《南京》成为新闻创新之后,南京台又一走在业界前列的创新节目。

 创新四:互动使主题宣传变成公众活动《南京》在制作、播出过程中特别注重互动。在户外直播中,主持人和网友互动,网友如果有问题,主持人邀请现场专家实时解答,还可以根据网友的要求,移动摄像头,展示网友想看到的美景。这些互动内容植入到电视专题片中,改变了传统专题片单线条叙事的沉闷。节目组还根据每期主题,有计划地推出“最南京,全民拍”征集活动,每期都能收到上千张图片和多个视频。这些作品除择优在《南京》中播出,还在“南京发布”等公众号上推送。通过互动,南京台把一次传统主题宣传变成一个吸引市民特别是年轻人的公众活动。 南京台:责任之中的努力,意料之外的收获

在电视台都在火拼季播真人秀的当下,为何调动全台资源创作一部季播形式的专题片?

南京广播电视台台长高顺青:

“起因很简单。去年以来,我们看到好多社会公司、个人制作的反映城市之美的视频在网络上、手机上大量传播,对我们刺激较大,那么多的社会机构、个人都能做得那么好、传播量那么大,作为专业机构的南京台是不是也能做、应该做?另外,长期以来,城市台主打民生新闻节目,给人们的印象是负面新闻比较多,城市台能不能通过正面宣传方式来产生正能量的传播效果?南京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城市,作为当地的主流媒体,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记录下城市之美,通过全面解读南京,用至真至纯的南京之美去打动、吸引更多的人,让人们感受南京之美,激发人们心中的美好。”

南京台从集团内部精挑细选精干人员组成创作团队,精心策划,反复打磨,最终奉上全新角度的最美南京。

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德生:

“《南京》的开播是南京电视台的一次创新,从开播到现在各方评价比较好,得到了南京市领导的肯定,对展示南京城市形象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南京》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对于《南京》引发的收视效应以及高度评价,高顺青以及创作团队至今还觉得有些意外,“我们本来只是想练练手,没想到做大了”。主题报道的创新实践,起到了较好的舆论引导效果,“产生了我们意想不到的效果”。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杜骏飞:

“《南京》代表着南京台的一次战略性节点,会成为南京地标性的资源。”

《南京》也是南京台的一次媒体融合试水。据南京新闻综合频道总监呼明虎介绍,《南京》在策划之初就有一个理念:我们要做的是视频内容产品,而不是单纯的电视节目。这让创作团队彻底解放了思想。

南京新闻综合频道总监呼明虎:

“在南京,按照传统收视情况,一个节目收视率再高也只能影响几十万人,但在自媒体,传播高的内容可以轻松实现10万+。”

《南京》看准了全民手机直播模式,在全国电视媒体中率先将电视直播与手机直播相互融合,并且加强后续的微传播、创意产品设计、衍生市场开发,让一档传统的电视节目成为了一个视觉产品。观众变成了用户,节目变成了产品,一群传统的电视人也摇身一变,成了直接面对市场的项目经理人,南京台的项目制改革初见成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南京》“

促进传统电视人告别惰性,重塑文化,鼓励创新,激发动力

”,高顺青感叹这是《南京》之于南京台的最大收获。 专题片怎么做:用故事串联,讲述美好之城

专题片如何更好地呈现,是个难题。创作人员心中也有太多困惑:城市之美有太多的维度,如何选取?人文之情,如何表达?编排的架构时长,如何控制?多屏传播方式,如何效果最大化?《南京》第二季正在紧锣密鼓的制作中,听听专家、学者是怎么说的:

拍给谁看:电视观众VS网络用户

这是节目制作的基本前提,只有认清自己的传播对象,才能有的放矢。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陈昌凤:

“《南京》是一部特别本土化的片子,如果是做给对南京有感情的人看,那面上的已经完工了,接下来要做里子了。对于新媒体传播版本,我建议做得更加网络化,按照互联网的风格和节奏去做,加上网红、公众号的传播方式,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增加影响力。”

南京大学商学院朱虹教授从营销学的角度,强调必须考虑到产品到底是给谁看的,这关系到传播的有效和无效。

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朱虹:

“《南京》更多的应该是影响互联网时代的那群人,更多的应该是影响互联网时代的85后。《南京》对于南京台来说有品牌意义,不光要把节目做好,也要把直播做好,这对于南京电视台品牌的价值提升,会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建议用直播打造南京台自己的网红,对观众进行蓄水,引起一些社交话题,更立体全方位地传播《南京》。”

主题选择:美丽之城→美好之城

江苏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周世康以上海为例,上海媒体报道外滩、苏州河、公园、人民广场,城市空间的变化,都是以人为中心。一个城市只有以它的市民为中心,以市民的美好生活为中心,这个城市才有灵魂。

江苏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周世康:

“《南京》中的南京城为什么美丽?美在自然,美在历史,但是更美在把天赋的自然和人文的历史相协调统一起来的一种文化。第一季做美丽之城,第二季做美好之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城市的功能。我们围绕人的生活,交通、教育、休闲等,以人为中心和灵魂,以人的生活和成长发展的需要,选择可以表现的空间,勾连过去、现在与未来,把它做成一个有历史深度的,同时主题很鲜明的节目。”

选题角度:宏大叙事VS人文情怀

大家普遍认可《南京》第一季是宏大叙事,第二季应该深入到城市的肌理做一些更有人文、更有情怀的东西。“以人为中心”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

南京市规划局局长叶斌:

“第二季应该把宏大叙事切下去,切出南京的某个纵断面来表达城市之美。《南京》第一季是空间叙事逻辑,以空间切化出的最美画面,应该坚持以空间为主的叙事,以形成特色。同时,空间序列和时间序列有机结合,时间指的是南京作为古都和当代,以及未来的规划。用空间和时间逻辑来叙述的场景中,人文关怀体现在三样东西上,即一种记忆、一种美好和一种憧憬。”

具体入手时,杜骏飞建议选题再精致一点,入口小,出口大,大城小事,见微知著。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杜骏飞:

“历史是由人写就的,我们可以拍一些人,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那些人,但是他是有力量的。南京台描写夜里两三点工人在隧道里忙碌的镜头让我很感动。虽然镜头并不美,但是精神非常美。我希望《南京》做出记录的力量,做出属于南京的城市关怀,这样它会得到更深刻的掌声。”

南京市委宣传部新闻处处长潘涛:

“人物的对象选择上,可以再下一点功夫挖掘一下,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时代的人的缩影,都能体现时代变迁的特征。”

在人物拍摄上,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学部长王晓红教授推荐法国导演勒孔特拍的《多格拉之歌》,这部片子让人觉得哪怕一个国家再贫苦和弱小,只要拥有这个国家的特性,就会让人敬仰。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学部长王晓红:

《多格拉之歌》的摄影启发,不在于技术本身,而是镜头可以把日常生活拍得生机勃勃,比如拍老百姓的眼神,母亲怀里的婴儿、三轮车夫、深夜空空荡荡的街头小贩,甚至在垃圾场、足球场上的儿童,他们的眼神非常的平静,很令人震撼。对于《南京》之类的专题片来说,这种影像的处理方式很有借鉴意义。

另外,王晓红还推荐了BBC的《中国新年》,拍出了中国的文化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南京》在展现南京之美时可以参照《中国新年》,从微观的叙事中将宏观的文化自信和城市自信结合在一起。

时长控制:长片VS短片

《南京》每期时长90分钟,杜骏飞指出这其中存在风险。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杜骏飞教授:

“在这个时代做90分钟的纪录片样式的节目,其实是有风险的,现在电视观众流失的幅度较大,这样的时长如何把控片长和叙事节奏,以留住观众?”

作为季播节目,短片的体量无法承载,但90分钟的长片又如何让观众坐得住?陈昌凤用《浮生一日》(Life in a Day)举例,这是一部由全球网友拍摄的记录片,超过80000段共4500小时的视频,由专业团队剪辑而成。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陈昌凤:

“《浮生一日》中的每个人物每个细节都有一种代表性,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一些细节打动自己,从而产生共情。《南京》对人的兴趣点在哪儿?90分钟让大家持续看下去,看了这集还要看下一集,且能够心怀期待,这是相当不容易的。如果能将共情点找出来,便能够吸引人看下去。《南京》第一季气势出来了,第二季气质得出来,要有深度和细节,尤其是静态的那些物、空间,让它能活起来,将人格化的力量展示出来。”

周世康说,任何东西都是有故事的,有了精彩的故事以后,尽管片子长观众也不觉得看的时间长。《南京》第二季可用当下鲜活的人把过去的故事讲出来,吸引观众看下去。这个故事可以用跟网友互动的方式把它给找出来。发动网友贡献UGC内容,征集到原生态、原汁原味的故事,把网友的参与性和互动性调动起来,“以活动换全程的新参与”,王晓红建议道。

衍生产品:产品经理+销售经理

将《南京》作为产品,就涉及到衍生产品的开发,朱虹建议将《南京》作为南京的名片,做成南京旅游的伴手礼。《南京》将南京的旅游资源串起来,可以从旅游上做衍生产业。这点得到高顺青的认同,“我们正在整合南京广电集团的旅游类节目,如果能在南京本地游的蛋糕中切下一小块,就是一个巨大的成功。”

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朱虹:

“产品设计出来之后,最重要的是产品的实现,因此一定要有产品经理来负责这一个个模块。之后就是销售问题,还需要引入营销经理。产品销售关键有两点,一个是渠道,进入强势平台,进行社交引爆,比如每集节目最后要有一个口号语,让其变成全国的流行段子,比如南京话‘阿要辣油啊’,让大家愿意在社交网络上传播,从而引爆社交。另外一个就是利用大IP,这个IP可以是和南京有情感关系的名人,也可以是大的微信群和公众号。电视台最大的优势是有信任背书,这是衍生产品最大的优势。”

(全文见2016年9月刊《视听界》)